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落地
发布时间:09月11日
详细说明
土壤修复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为检测机构、修复用剂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等;中游企业为污染场地修复企业、环保咨询机构(监理机构)等;下游企业为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主管单位。
从列入立法规划到颁布,历时5年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最终落地,填补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领域的污染防治法已全部齐备。
2005年至2013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调查了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初步摸清了我国土壤污染的情况。根据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虽然土壤污染防治法对于土壤污染行为的行政罚款没有规定巨大数额,但是责任人对于土壤的风险管控与修复将会形成巨大支出,从而对责任人形成压力。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公布,让以前未受重视的工业用地和企业用地引起重视,污染的土地要有相关的修复机构去修复才能使用,从这一方面来看,对于土壤修复行业来说具有显著的利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