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谨记补质量短板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6日
详细说明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80%,而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至2014年仅维持在50%左右,内需增长后劲明显不足。可是从境外消费数据看,中国游客境外消费持续激增,总额保持全球*一。这说明,随着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不断增加,消费者更加讲究品牌、讲究质量,需求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5年,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共同提出国家质量基础(NQI)概念。国家质量基础(NQI)一般是指国家为推进质量建设而建立和执行的有关标准化、计量测试、认证认可、检验检疫检测等所需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及法规制度框架的统称。它是政府发挥监管和服务职能的有力支撑,是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与世界质量强国相比,质量基础比较薄弱,差距还很明显。有关于标准对GDP贡献率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法国分别是0.9%、0.8%,中国是0.1%。中国标准老化、缺失、交叉等问题十分突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存在着小、弱、散现象。只有打好了基础、筑牢了根基,质量发展才会有更坚实的保障。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必须夯实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要重点研制一批关键领域的急需标准,改革和创新认证认可体系,突破检验检测技术瓶颈,提高快速、智能识别检测监测能力等,从而倒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优品牌,增强“中国制造”的质量信任。
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有高标准才会有好质量和高效益,标准堪称是质量的灵魂。中国质量安全标准整体水平不高,以食品行业为例,日本对农药、添加剂在食品、农产品中设立了5万多个限量标准,而在这些标准中,有3万多项在中国尚无限量;日本对猪肉、茶叶、大米的检测标准有数百项,中国仅几十项。要改善供给质量结构,就要在健全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升级、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上下功夫。要强化国内外标准的比对与报告,加强对主要贸易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标准的分析研究,促进中国标准水平提升,提高国内国际标准的一致度,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抢占制高点,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优势产业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增加中国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话语权。
东莞沃德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生 先生 (电商部经理)
电 话:0769-22891258
传 真:0769-22891235
手 机:18098238298
地 址:中国广东东莞市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工业北路6号B栋
邮 编:523808
网 址:
http://worldtest.qy6.com.cn(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