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银元红洋常年上门高价回收评估鉴定介绍分析
发布时间:11月21日
详细说明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溪头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革命根据地闽赣省委机关,邵光县委、邵光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在该村“竹溪垅革命历史展览室”里有一台铸币模具,80多年前,它为闽北苏区经济独立,突破敌人金融封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区要生存,不仅要从国统区购买许多诸如钢铁、药品、布匹以及生活必需的食盐等物资。为打破敌人封锁,保证物资和军需的供应,苏维埃政府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不会向外流通的银元。
1932年1月,闽北苏区发行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面额的纸币,开展存款、贷款业务,但发行闽北苏区自己的银元一直是软肋所在。于是,在闽北苏维埃的领导下,1932年7月,赣东北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行长徐福元,安排工人铸造供苏区使用的银元——“红洋”。“红洋”的版式有二:其一,正面铸有列宁侧面头像,上下分别由“中国苏维埃造”字样和花环环绕,背面上、下沿铸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和“一九三四年”字样,中间虚线圆圈内有“壹圆”两字,圈外左右各有一颗小五星,重量为26.3克,成色94%;另一种正面中间为地球及镰刀、锤子交叉图案,四周环铸“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背面图文与前种相同,重量为26.6克,成色88%。铸造经费来源有3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战争缴获;其二是打土豪所得;其三是动员群众用银子兑换苏区的纸币。1932年,闽北苏区进口商品总额为124266元,出口商品总额为198755元,出超74489元。“红洋”的铸造体现出了非凡的经济战略意义。
首先,当时全国仍实行以银元为本位的货币制度,闽北苏区刚开始发行纸币时,时常出现减价使用或拒绝使用的现象。为维护苏维埃政权在群众中的威信,闽北苏维埃政府铸造足够数量的“红洋”,满足兑现,以此来维持纸币的信誉,保证苏维埃政权的金融运转。
其次,1934年,苏区的普通银元数量已明显减少,外流严重,苏区铸造的“红洋”,明确标明“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所铸,让它无法在白区使用,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