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y6.com.cn/images/noimg.gif)
小升初重点衔接班,补课不如补习惯 !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6日
详细说明
在小学阶段,我们能发现这么个现象:
*一次家长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家长知道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家长会,直抒疑虑:孩子补课了呀!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这种“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
但把所有希望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
补什么习惯?
一、补一下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1、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2、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不要靠补课。
3、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二、补一下听课习惯
上课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佳途径。
认真听讲、认真观察和思考,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
三、补一下做作业的习惯
端正态度。作业不是负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其次是细心审题。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再次是练后反思的习惯。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后是收集错题的习惯。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时复习错题效果也很好。
四、补一下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很多,敢于提问是*基本的。要敢于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其次是复习归纳的习惯。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五、补一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