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y6.com.cn/images/noimg.gif)
基坑变形检测之前方交会法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2日
详细说明
当前,基坑变形监测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同被列为深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三大基本要素。运用常规测量手段实施变形监测,在各单位已有较为成熟的手段,并在道路、管线、建筑物的沉降、位移监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前方交会法适用变形点上不便于架设仪器的基坑,精度要求较高的基坑作业。
(1)采用前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控制网应满足将来前方交会60°~120°要求。基准点应采用观测墩、强制对中装置。
(2)前方交会的观测:前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测回,求角度平均值α、β(α、β角度不小于30°),按公式:
求P点的坐标。每次观测的坐标值与首期观测值比值,计算每期的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
P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为:
为测角中误差,D为两已知点距离。
前方交会的优缺点:精度高,但作业复杂,劳动效率不高。
后方交会法:适用于变形监测点上可以架设仪器,且与3个基准点通视的基坑监测。
(3)采用后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基准点应采用强制对中装置。
(4)后方交会的观测:后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测回,求角度平均值α、β(α、β角度不小于30°),按公式:
其中:
后方交会的优缺点:设站在监测点上对基准点的位置可以进行选择,精度高,单作业效率低。
更多请关注郑州纳川基础工程有限公司www.ncjcgc.com官网